开启您的数字资产交易之旅

欧易交易所,致力于为您提供安全、高效、便捷的全球数字货币交易服务,助您把握每一个投资机遇。

买卖 USDT 被告诈骗:法律边界与风险警示

USDT 作为稳定币,常被用于加密货币交易中介,但在买卖过程中,因资金来源复杂、交易隐蔽性强等特点,用户可能卷入诈骗纠纷,甚至面临刑事指控。厘清此类案件的法律逻辑,对规避风险至关重要。​

买卖 USDT 被告诈骗的常见情形集中在 “不知情协助转移赃款”。部分用户通过非官方渠道低价收购 USDT,若出售方资金源于电信诈骗、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,买方在未核实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完成交易,可能被认定为 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” 或 “诈骗罪共犯”。例如,2023 年浙江某案例中,张某通过微信群以 9 折价格收购 USDT,后查明出售方为诈骗团伙,张某因交易金额达 30 万元,被以 “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” 起诉,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。​

法律对 “主观明知” 的认定是案件关键。若买方存在以下行为,可能被推定知情:明知对方要求 “私下交易、不实名转账”;频繁在凌晨等非交易时段买卖,且价格显著偏离市场价;交易时规避平台监管,使用现金、虚拟货币等隐蔽方式结算。反之,若用户通过正规交易所交易,留存完整聊天记录、交易凭证,且能证明对资金来源不知情,可能免于刑事处罚。​

交易渠道的合规性直接影响法律风险。在我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被明确为非法金融活动,非官方渠道的 USDT 买卖不受法律保护。部分用户通过 “点对点”(P2P)私下交易,甚至使用支付宝、微信转账后删除记录,一旦涉及赃款,举证难度极大。而在境外合规交易所交易的用户,若所在地区允许加密货币交易,需保存 KYC 认证、资金来源证明等材料,以备调查。​

遭遇被诉诈骗时,用户应第一时间固定证据:包括交易时间、金额、对方账户信息、聊天记录等,证明交易的客观存在;提供自身资金来源凭证(如工资流水、合法经营收入),说明交易动机并非协助洗钱;若已被公安机关传唤,需如实陈述交易过程,避免因隐瞒信息加重责任。​

此类案件的警示意义在于:USDT 买卖并非 “法外之地”,虚拟货币的匿名性不能成为规避法律的工具。用户应远离任何非官方渠道的加密货币交易,若因投资需求参与,需严格核查对方资质,留存完整交易记录,一旦发现资金异常,立即停止交易并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,以降低法律风险。记住,在我国,虚拟货币交易引发的纠纷,司法机关往往更侧重打击上游犯罪,参与者需承担 “自担风险” 的后果。

07-21 最新资讯

即刻开始您的数字资产之旅

提供最全面、最准确的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市场数据、新闻和分析工具。

Android下载 IOS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