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作为最早诞生的虚拟货币,2008 年由匿名开发者(或团队)中本聪提出,2009 年正式上线。它基于区块链技术,采用去中心化的运行模式,没有中央发行机构,通过挖矿机制产生,总量固定为 2100 万枚,具有稀缺性特征。正是由于其在虚拟货币领域的开创性地位和较大的市值规模,被币圈玩家亲切地称为 “大饼”,而 “烧饼” 则是更口语化的衍生称呼,体现了玩家对其的熟悉度和调侃意味。
从价格表现来看,比特币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剧烈波动。早期价格极低,甚至不足 1 美分,随着市场关注度提升,价格逐步上涨,2017 年曾突破 1.9 万美元,2021 年更是创下 6.9 万美元的历史高点,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度最高的虚拟货币。不过,其价格也多次经历腰斩式下跌,2022 年一度跌至 1.5 万美元左右,2023 年又有所回升,展现出虚拟货币高波动性的典型特征。这种价格波动与市场供需、宏观经济环境、监管政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。
比特币的交易主要在各类虚拟货币交易所进行,投资者通过购买、持有来期待价格上涨获利。但需要明确的是,在我国,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多次发文强调,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严禁任何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以及交易炒作活动。参与比特币交易,不仅面临价格暴跌导致的财产损失风险,还可能因涉及非法金融活动承担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