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ther 公司宣称,每发行 1 个 USDT 代币,都会在银行账户中存入 1 美元作为储备金,以此确保 USDT 的价值稳定。这一 “1:1 储备金制度”,理论上使得 1 USDT 的价值恒等于 1 美元。这种稳定的汇率挂钩机制,让 USDT 在价格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市场中,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。当比特币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价格大幅震荡时,投资者可以将资产转换为 USDT,暂时规避风险,等待市场平稳后再进行其他投资操作。
从实际市场表现来看,大多数时间里,USDT 对美元的汇率确实维持在 1:1 左右的稳定区间。这得益于其双向兑换机制。当市场上 USDT 的需求增加,价格高于 1 美元时,投资者会向 Tether 公司存入美元,换取更多 USDT,增加市场供给,促使价格回落;反之,当 USDT 价格低于 1 美元,投资者会将 USDT 赎回为美元,减少市场供给,推动价格回升。这种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,使得 USDT 汇率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。
然而,USDT 汇率并非坚如磐石。历史上,它曾多次出现与美元短暂脱钩的情况。例如,在市场遭遇极端恐慌情绪或对 Tether 公司储备金产生信任危机时,大量投资者会抛售 USDT,导致其价格下跌。若 Tether 公司的储备资产不能完全打消市场疑虑,USDT 汇率就可能偏离 1:1 的锚定价格。此外,加密货币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危机、监管政策变动等外部因素,也可能冲击 USDT 汇率的稳定性。比如,当监管部门加强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,限制 USDT 交易时,市场供需失衡,汇率也会随之波动。
USDT 对人民币的汇率则更为复杂。由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本身存在汇率波动,且国内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政策较为严格,USDT 与人民币的兑换并非直接进行,而是通过在合规的场外交易(OTC)平台或地下交易市场完成。这使得 USDT 对人民币的汇率不仅受到 USDT 与美元汇率的影响,还受国内市场对 USDT 供需关系的左右。在国内加密货币投资热度高涨时,对 USDT 的需求增加,可能导致其对人民币汇率上升;反之,当市场遇冷,投资者抛售 USDT 换取人民币时,汇率则可能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