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交易流程来看,在一些所谓的兑换平台上,用户需先注册账号,完成实名认证(实则个人信息可能被滥用),随后通过银行转账、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充值人民币。平台收到款项后,会按照其设定的汇率将等额 USDT 转至用户的虚拟货币钱包。整个过程看似便捷,实则严重违反我国金融法规。我国早在 2021 年,就由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包括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的兑换业务。这意味着,任何提供人民币兑换 USDT 服务的平台,都在公然挑战法律底线,参与者的权益不受任何法律保护。
实际操作中,这些平台的风险无处不在。资金安全无法保障是首要问题,众多平台为非正规运营,随时可能卷款跑路。有用户在某小型兑换平台充值 5 万元人民币用于兑换 USDT,平台却以 “系统维护” 为由,迟迟未将 USDT 转入用户钱包,随后平台关闭,用户的资金也石沉大海。即使部分平台看似正常运营,其交易价格也常被恶意操控。平台通过人为制造价格波动,诱导用户在高价时买入 USDT,低价时卖出,从中赚取差价,用户却在不知不觉中遭受损失。
更严重的是,参与此类平台交易可能卷入违法犯罪活动。USDT 因其匿名性和交易便捷性,常被用于洗钱、电信诈骗等非法资金的转移。若平台涉及违法资金流转,参与兑换的用户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成为违法资金链条上的一环。一旦被警方调查,用户不仅账户可能被冻结,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,即便声称对资金违法性并不知情,也难以摆脱嫌疑。2024 年,某地警方破获一起跨境洗钱案,涉及多个人民币兑换 USDT 平台,众多参与交易的普通用户账户被冻结,资产长时间无法动用,部分人甚至因协助调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。